国家名称 | 哈萨克斯坦 | 英文全称 | Republic of Kazakhstan | 国家代码 | KAZ | ||||
|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地为浅蓝色,旗面中间是一轮金色的太阳,其下有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靠旗杆一侧有一垂直竖条,为哈萨克传统的金色花纹图案。浅蓝色是哈萨克人民喜爱的传统颜色;花纹图案常在哈萨克民族的地毯、服饰中见到,它显示出哈萨克人民的聪明和智慧。金色太阳象征光明和温暖,雄鹰象征勇敢。哈萨克斯坦于1991年12月独立后采用此国旗。
国徽:呈圆形。圆面中间是哈萨克人的毛毡帐篷圆顶图案,两侧为骏马,上端是一颗五角星,下端的饰带上用哈萨克文写着“哈萨克斯坦”。
一 国家概况
自然地理:面积为272.49万平方公里。地处中亚的内陆国,是中亚地区幅员最辽阔的国家。北邻俄罗斯,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接壤,西濒里海,东接中国。被称为“当代丝绸之路”的“欧亚大陆桥”横贯哈萨克斯坦全境。多为平原和低地。西部最低点是卡腊古耶盆地,低于海平面132米;东部和东南部为阿尔泰山和天山;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和西南部;中部是哈萨克丘陵。荒漠和半荒漠占领土面积的60%。主要河流有额尔齐斯河、锡尔河、乌拉尔河、恩巴河和伊犁河。湖泊众多,约有4.8万个,其中较大的有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和斋桑泊等。冰川多达1500条,面积为2070平方公里。属严重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少雪。1月平均气温-19℃至-4℃,7月平均气温19℃至26℃。绝对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为45℃和-45℃,沙漠中最高气温可高达70℃。年降水量荒漠地带不足100毫米,北部300~400毫米,山区1000~2000毫米。
人口:1522万。哈萨克斯坦是多民族国家,由131个民族组成,主要有哈萨克族(53%)、俄罗斯族(30%)、日耳曼族、乌克兰族、还有乌兹别克、维吾尔和鞑靼族。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东正教、基督教和佛教。哈萨克语为国语,俄语与哈萨克语同为官方语言。
首都:阿斯塔纳 (Astana),人口55万。 阿斯塔纳原名阿克莫拉(Akmola),1997年12月10日正式取代阿拉木图(Alma-ata)成为首都,1998年5月6日改为现名。
货币:坚戈(中文又名探戈,腾格)。与人民币比率约为100坚戈=6人民币。 它在1993年11月开始使用,取代原来的俄罗斯卢布。
时间:比格林尼治时间早5小时;比北京时间晚3小时
国际域名缩写:.kz
长途电话代码:7
行政区划:全国共分为14个州,分别为:北哈萨克斯坦州、科斯塔奈州、巴甫洛达尔州、阿克莫拉州、西哈萨克斯坦州、东哈萨克斯坦州、阿特劳州、阿克纠宾斯克州、卡拉干达州、曼格斯套州、克孜勒奥尔达州、江布尔州、阿拉木图州、南哈萨克斯坦州。两个直辖市是阿拉木图市和阿斯塔纳市。
新闻:有新闻媒体2116家,报刊1200种,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650家,各类通讯社15家。主要报刊有:《哈萨克斯坦真理报》(日报)、《主权哈萨克斯坦报》(哈文)、《全景报》(周报)、《实业周报》、《商队周报》、《快报》(日报)和《大都市报》(周报)。哈萨克斯坦通讯社是唯一的国家通讯社。
与中国关系: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自1992年1月建交以来
二 主要城市概况
阿斯塔纳(Astana)
阿斯塔纳原名阿克莫拉,是哈萨克斯坦首都,位于哈萨克斯坦中部偏北的平原丘陵地带,距离原首都阿拉木图1300余公里,基本上处于哈萨克斯坦的地理中心。美丽的耶希耳河绕城而过,四季气候宜人,是哈萨克斯坦工农业的主要生产基地,人口约30万。
历史上阿克莫拉曾是一座军事要塞,其名字也多次变更。18世纪,从亚洲国家去往欧洲的商贾们都把阿克莫拉作为中途休息的地方,因此,阿克莫拉曾是欧亚大陆上的一个重要商业中心。1832年阿克莫拉开始建市,1832-1961年,改称阿克莫林斯克。20世纪50年代,原苏联很多热血青年响应国家号召来到这里开垦荒地,使这里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于是从 1961年起阿克莫拉又被称为切利诺格勒(俄文意思为“垦荒城”)。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同年12月16日哈萨克斯坦宣布独立。独立后的哈萨克斯坦又把切利诺格勒恢复了原名“阿克莫拉”。
阿克莫拉20世纪5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哈萨克斯坦北部的重要公路和铁路枢纽,交通便利,有公路和铁路通往全国各地,新建成的机场已经投入使用。还建立起机器制造、轻工业,以及大学、剧院等文化教育设施。此外,这里生活保障系统和生态环境状况良好。原来的首都阿拉木图地处哈萨克斯坦东南部,离边境太近,不符合一个独立国家首都的要求,而且人口密度过大,发展余地接近极限,难以满足首都建设发展的需要;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大气污染严重,又处于地震活跃地带,首都安全受到威胁。于是哈萨克斯坦议会根据总统提议,于1994年7月6日通过迁都决议,在此后的几年里,阿克莫拉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改建和扩建工程,为迁都作了大量的准备。一大批新建筑在市内拔地而起,交通、通讯、能源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1997年12月10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阿克莫拉郑重宣布,阿克莫拉市正式成为哈萨克斯坦“永久性首都”。从此,阿克莫拉取代阿拉木图成为哈萨克斯坦新的政治中心。阿拉木图尽管失去了首都的地位,但今后仍将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仍将在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政府科学院--科学部、教育、文化和卫生部以及国家银行将长期留在阿拉木图。
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的新首都。1997年,纳扎尔巴耶夫总统签署命令,宣布由阿拉木图迁都阿克莫拉。作出这项历史决定,是由于新首府所处的有利地理位置,恰处于全国中心和主要交通要道的交汇处。这次迁都,在绝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年轻国家的发展前途。
在隆重的新首府宣布典礼上,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宣布:“自现在起,在这里,我国的中心处,将开始着手制定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决策。现在,在这里,跳动着我们祖国的心脏。在这里,哈萨克斯坦决定自己的历史命运。”
1998年,阿克莫拉改名为阿斯塔纳,阿斯塔纳在哈萨克语中的意思就是“首都”。现在,阿斯塔纳已发展得焕然一新,并且在国际上逐渐建立威信,开始成为哈萨克斯坦渴望革新的象征。
依照2005年前“阿斯塔纳的繁荣--哈萨克斯坦的繁荣”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观念,阿斯塔纳作为行政和事务中心飞速地发展着。阿斯塔纳系独联体国家首府和文化城市国际联合会的成员国,这个联合会联合了独联体和波罗的海地区的四十多个城市。同时,阿斯塔纳还拥有同13个独联体和其他国家城市和地区的双边兄弟关系。
阿斯塔纳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文化和艺术中心之一。在新城市的市中心建立了总统国家文化中心。市中心的博物馆有很多大厅,其中陈列收藏了许多古代和当代珍贵的历史见证。市中心还建了一座有百万藏书的图书馆,而且馆内配备了电子检索目录。
在阿斯塔纳创办了哈萨克斯坦民族音乐研究院,这所音乐院将哈萨克斯坦民乐形成的所有阶段统一联合为一个不断学习的综合体系,而且该院加入了欧洲音乐厅、音乐院和音乐学校联合会。
新首府的剧院非常多,观众喜欢的首都剧院有哈萨克音乐剧院,俄罗斯国家剧院等等。2000年,在阿斯塔纳建立了国家歌剧和芭蕾舞剧院。2000年的建立了“希涅玛-西吉”高级电影院,成为了市民和来访者所喜欢的休闲场所。
开建了伊西姆河左岸的新城建筑工程,在此将建立对投资实行优惠政策的社会经济发展区。为了适应首都发展的主要计划方案,伊西姆河左岸的建筑群将使新首都显得更人性化。
阿斯塔纳--未来的大都市。我们有理由为我们的新首都感到自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了阿斯塔纳“和平城市”的称号。
自2004年12月1日起,我常住哈公民可持居留证临时出入哈境,不需要办理入境签证。
过境哈萨克斯坦必须持有有效过境签证。
自1994年2月1日起,中哈双方持有效的外交、公务护免签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