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名称 | 伊拉克 | 英文全称 | Republic of Iraq | 国家代码 | IRQ | ||||
|
伊拉克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Iraq)
国旗:2008年1月22日,伊拉克议会通过一项修改国旗的法案,以消除前政权的痕迹。根据这一法案,原伊拉克国旗上由前总统萨达姆手书的“真主至上”字样将被换成印刷体,而旗上代表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统一、自由、社会主义”口号的3颗绿色五角星将被去掉。这一法案只是一个有效期为一年的临时法案。
国徽上的萨拉丁雄鹰是12世纪伊斯兰圣战中领导穆斯林抗击十字军东征的库尔德族领袖的纪念物。雄鹰昂首展翅,勇猛雄壮,英勇不屈,胸部有一枚国旗图案的盾徽,暗示着祖国永在伊拉克人心中。国徽基部绿色饰匾上用阿拉伯文写着国名:“伊拉克共和国”。
一 国家概况
自然地理:位于亚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东北部。面积44.1839万平方公里(包括924平方公里水域和伊拉克、沙特中立区伊拉克部分3522平方公里)。北接土耳其,东邻伊朗,西毗叙利亚、约旦,南连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东南濒波斯湾。夏季最高气温高达50℃以上,冬季在0℃左右。雨量较小。
首都:巴格达(Baghdad)
人口:约2358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1年中估计数),其中阿拉伯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3%,库尔德人约占21%,其余为土耳其人,亚美尼亚人,亚述人,犹太人和伊朗人等。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北部库尔德地区的官方语言是库尔德语,东部地区有些部落讲波斯语。通用英语。伊拉克是一个伊斯兰国家,伊斯兰教为国教,全国95%的人信奉伊斯兰教,其中什叶派穆斯林占54.5%、逊尼派穆斯林占40.5%,北部的库尔德人也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多属逊尼派,只有少数人信奉基督教或犹太教。
行政区划:全国分18个省,省下设县、乡、村。18个省是:安巴尔(anbar) 、埃尔比勒(arbil)、巴比伦(babil)、穆萨纳(muthanna)、巴格达(baghdad)、纳杰夫(najaf)、巴士拉(basrah)、尼尼微(neineva)、济加尔(dhi qar)、卡迪西亚(qadisiyah)、迪亚拉(diyala) 、萨拉赫丁(salahuddin)、杜胡克(dohuk)、苏莱曼尼亚(sulaymaniyah) 、卡尔巴拉(karbala) 、塔米姆(tameem)、米桑(misan)、瓦西特(wasit)。
文化教育: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伊拉克灿烂的文化。如今,伊拉克境内古迹遍布,底格里斯河沿岸的塞琉西亚、尼尼微、亚述等均是伊著名的古城。位于巴格达西南90公里的幼发拉底河右岸的巴比伦是与古代中国、印度、埃及齐名的人类文明发祥地,盛传的“空中花园”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更是其辉煌文化的缩影,早在公元8至13世纪,巴格达就成为西亚和阿拉伯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文人学士荟萃之地。大学有巴格达、巴士拉、摩苏尔等大学。海湾战争后,伊教育经费不足,师资严重匮乏,同时,由于人民生活困难,伊适龄儿童和青年(6-23岁)入学率大幅下降,教育严重滑坡。成人识字率为54%(1998年)。
新闻出版:主要报纸有:《革命报》、《伊拉克报》、《巴格达观察家报》(伊拉克对外发行的英文报纸),另外,《巴比伦报》也是伊较有影响的报纸。1959年11月创建的伊拉克通讯社是伊官方通讯社,用阿拉伯文和英文两种文字发稿。伊拉克共有16座中波广播电台,一座调频广播电台。伊拉克共和国广播电台影响最大,分两套节目用阿、英语播出。伊拉克共有13座电视台,巴格达有两个台,一台为中央台,二台为青年台。主要为阿语节目,插播英语新闻。
交通运输:国内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公路网遍布全国,总长3.97万公里,多数建于1991年之前。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公路受严重破坏,战后多数得到修复。
铁路总长2027公里,主要有以巴格达为中心的三条干线:巴格达-基尔库克-埃尔比勒线,巴格达-摩苏尔-土耳其线,以及前苏联援建的巴格达-乌姆盖斯尔港线。
航空:巴格达和巴士拉有国际机场,哈迪塞、基尔库克、摩苏尔有相对较小的民用机场。海湾战争期间,伊通讯设施破坏严重,加上美英两国在伊南北设立“禁飞区”和“安全区”,对伊进行持续军事打击,伊民航业务长期中断。2000年8月,伊重新开放关闭长达10年之久的巴格达国际机场,与约旦、叙利亚、埃及通航。11月,伊恢复巴格达至南部城市巴士拉和北部城市摩苏尔的国内航线。2003年,受伊拉克战争影响,伊拉克航空业再度陷于瘫痪。2004年开始恢复至约旦等地航班。
外交:奉行中立、不结盟政策。是阿拉伯国家联盟、阿拉伯议会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和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2004年6月28日,科威特恢复与伊拉克的外交关系,美国与伊拉克恢复外交关系。
与中国关系:1958年8月25日中伊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二 主要城市概况
巴格达:巴格达是伊拉克首都,全国最大城市和经济、文化、交通中心,重要的国际航空站。人口535万。有炼油、钢铁、水泥、纺织、皮革、卷烟、食品等工业部门。市内穆斯坦西里耶书院始建于1227年,曾是阿拉伯世界最高学府之一。巴格达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中部,其古波斯语意为“神赐的地方”。4000多年前即为重镇。公元762年成为阿拉伯帝国的都城。此间几经兴废。 巴格达市区内的中世纪名胜古迹比比皆是。有数百个带有金色塔尖和蓝色圆顶的清真寺;有多处以《天方夜谭》为题材的雕塑。巴格达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受到严重破坏。
巴士拉:伊拉克最大海港,可同时停泊20多艘万吨以上海轮。有大炼油厂,郊区是椰枣主要产地。输出石油和椰枣。市南郊建有乌姆盖斯尔深水港。重要国际航空站。历史悠久,《天方夜谈》中的航海家辛伯达周游世界就是从这里出发的。